江苏省戏剧学校 [freemarker标签异常,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江苏省戏校勇夺“国赛”地方戏团体银奖
来源 : 本站
日期 : 2022-08-25

8月20日下午,正在山东潍坊如火如荼举行的“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传来好消息,江苏省戏剧学校戏曲专业李佳洁和杨澜两位选手,以优异成绩获得中职组戏曲表演(地方戏组)团体赛银奖,这也是省戏校地方戏学员参加全国职赛的最好成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每两年一届。比赛涵盖30多个专业,80多个大项,近百个分赛项。2015年起,戏曲项目被纳入大赛作为中职组的一个分项。

据介绍,本届中职组戏曲赛项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等的35支代表队、27个剧种、70名参赛选手参赛。比赛时间从8月15日至19日总共5天。“戏曲历年来都是竞争很激烈的赛项,因此我校参赛团队32位师生8月13日就奔赴潍坊提前备赛。”省戏校戏曲科主任张兆晖介绍,中职戏曲组的比赛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剧目,即彩唱表演一段折子戏,占总分权重的60%;另一部分是基本功考察,即唱念做打,占36%,可加自选特技作为补充;第三部分是戏曲理论知识,占4%。这套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能有哪一项偏弱。

《请灵团圆》

自接到比赛任务后,在省文旅厅和省技能大赛专家组指导和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确定了由常州武进锡剧团委培班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李佳洁和杨澜代表学校参赛,并根据两人的特点,按照比赛规定时长进行选段的词曲改编。”张兆晖告诉记者,同台竞争,北方剧种高亢激昂的曲风和表演特色会更有视听冲击力,相比之下软糯悠缓的江南剧种反而不具备优势。为此,省戏校精心为选手量身定制了适合比赛的两出锡剧《三请樊梨花》和《请灵团圆》,特别是锡剧《三请樊梨花》,其中还增加了京剧的趟马,使之成为一出先武后唱的吃功剧目。

《三请樊梨花》

若在平时,学生从穿大靠扎靠旗训练开始,最终在舞台上完成一大段武戏的“趟马”后,再心不慌气不喘地连着唱完十八句的唱腔,这个文武戏转换的技巧和素质训练过程最少需要六个月。但大赛当前,可谓是任务重时间紧。省戏校师生不顾高温酷暑,连续多日奋战在排练场,终于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三请樊梨花》和《请灵团圆》,顺利通过省赛选拔,入围国赛。


精心的编排虽然增大了教和学的难度,但也弥补了锡剧在武戏方面的短板,提高了学生在剧中通过“唱念做打舞”所呈现的专业综合能力。省戏校师生们在排练场和舞台上的心血汗水没有白费。国赛现场,这出剧目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靠把功、演唱、表演等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并一举夺得国赛中职组戏曲表演(地方戏组)团体赛银奖。


“这次获奖是我校自去年昆曲专业在国赛戏曲中职组团体赛夺冠后,戏曲地方戏团体赛奖项的一次突破!”拿到这个成绩,张兆晖很开心。他表示,比赛是常规教学有力的助推器,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团队、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现。在专家点评会上,大赛评委就作品风格的把控、基础规范化教学,以及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对江苏省戏校戏曲专业教学予以了充分肯定。“比赛更是一次学习和历练的机会,通过各剧种的观摩,通过比较,我们看清了自己,看到了有待提升的空间和下一次目标。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围绕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这个教学中心,以价值观为基础、艺术观为主导,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常规技能教学过程中,使戏曲人才在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能符合行业要求,适应时代需要,为江苏戏曲艺术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高利平

编辑:刘欣

审核:张兆晖


江苏省戏剧学校
2005-2025 版权所有:江苏省戏剧学校 苏ICP备20000754号